△注意破折号中说各种因素都发挥了作用,是指对其它州考虑制定关于安乐死的法律这件事而言的。另外注意
△cooling off这里是指“给病人充足的考虑时间以做出冷静的决定”。meet这里是“满足”的意思,可以和demand,k8凯发官网need,requirement等和wish类似的词连用。
第二段第一句是该段的主题句,该句意为:其(即这一立法的)整体含义(import)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为人彻底理解(sink in)。其实,该段的第二句是对第一句更具体的阐释,该句可译为:北部地方州(此处NT是Northern Territory的缩略形式,指澳大利亚中北部地区)晚期病人权利法的批准使医生和普通人都在思索其道义与实践方面的含义。本段下文提到了支持和反对该法的两种观点。
A意为:在(除澳大利亚以外的)其他国家,对安乐死的反对意见缓慢而至。这一点该段没有提到。实际上,听到该法批准后,远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人也很快作出了反应。
B意为:在安乐死这一问题上,医生和普通人观点相同。正像该段第三句所指出的,对于该法的批准,意见分歧很大。有些人松了口气,而有些人——包括教堂、保卫生命权益组织与澳大利亚医学会——对该法进行激烈的抨击,认为它的批准过于仓促。
C意为:技术(条件)的变化应对该法的仓促批准负主要责任。该段第五句意为:在澳大利亚,其他州也将考虑通过制定同样的一项法律来解决安乐死问题,而促成这一形势的是澳大利亚老化的人口、生命延续技术、正在变化的社会态度等因素。可见,这与C所表达的内容不一样。
第二段最后一句指出,在美国和加拿大“死之权利”运动正在集结力量,观望者正在等待多米诺骨牌开始倾倒。多米诺骨牌是一种西洋骨牌游戏;游戏中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碰倒第一张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这种游戏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喻指:澳大利亚的形势会波及北美等国家,引起类似的做法。
A意为:观察者对安乐死的未来持观望态度。根据对B的分析,观察者等待的是是否美、加等国会在对安乐死的态度方面步澳之后尘,通过类似立法,而并非是指他们对安乐死态度暖昧、莫衷一是。
C意为:观察者正等待看多米诺游戏的结果。这种解释未免太拘泥于字面的意思。
这实际上是说他将采用安乐死的方式离开人世。第三段提到,住在达尔文市(位于北部地方州)的尼克森患肺癌,对他来说,允许安乐死的法案的批准意味着他可以心情平静地生活,而无需惧怕将要遭受的死亡的折磨:由死时所产生的呼吸困难所带来的痛苦折磨。他说:从思想认识上讲,我并不怕死,但是,我怕的是如何死去,因为我曾亲眼目睹过医院的病人死时由缺氧而挣扎并抓挠氧气罩的情景。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尼克森先生知道自己已患绝症并依法为自己选择安乐死的方式告别人世。
D意为:将经历7天的平静阶段。第三段指出,根据北部地区新通过的法律,要求安乐死的病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该病人必须由两名医生诊断为晚期病人;2)平静考虑7天后,病人签署一个申请证书;3)48小时后再给病人实行安乐死。可见,这里所说的“平静”7天是让病人(及其家庭)平静、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选择采用安乐死这一形式。
这是一篇新闻体文章,在新闻体文章中,写作者往往通过引用相关者的观点来结束讨论,并将自己的态度通过引用间接地表述出来。本文以尼克森的话结束了对安乐死的讨论,而尼克森是安乐死的支持者。另外,文章的大部分文字陈述了对安乐死法案的褒扬态度,而反对态度却一带而过。从这两方面来看,作者对安乐死持赞同态度。
凌晨3:45进行了最终表决。经过6个月争论和最后16个小时的国会激烈辩论,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澳北州)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医生根据绝症病人个人意愿来结束其生命的合法当局。这一法案是以令人信服的15票对10票通过。几乎同时,该消息就出现在互联网上。身处地球另一端的加拿大死亡权利执行主席约翰·霍夫塞斯在收到该消息后便通过协会的在线服务“死亡之网”发了公告。他说:“我们整天都在发布公告,因为这件事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在澳大利亚发生的事情,而是因为这是世界历史的一件大事。”
要充分理解这一法案的深刻意义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澳北州晚期病人权利法使得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普通市民都同样地力图从道义和实际意义两方面来对待这一问题。一些人如释重负,另一些人,包括教会,生命权利组织以及澳大利亚医学会成员都对这一决议及其仓促的通过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但这一潮流已无法逆转。在澳大利亚,人口老龄化,延长寿命技术和公众态度的变化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其他州也将考虑制定类似的法律来处理安乐死问题。在美国和加拿大,死亡权利运动正在积蓄力量。观察家们正在等待多米诺骨牌产生的效应。
根据澳北州所通过的这项新法案,成年病人可以要求安乐死——可能是通过注射致死药剂或服用致死药片——来结束痛苦。但此前病人必须由两名医生诊断其确实已病入膏肓,然后再经过7天的冷静思考期,方可签署一份申请证明。48小时后,才可以满足其安乐死的愿望。对于居住于达尔文现年54岁的肺癌患者利奥德·尼克森来说,这个法律意味着他可以平静地生活下去而无须整天惧怕即将来临的苦难:因呼吸困难而在煎熬中痛苦地死去。“从思想上说,我并不害怕死,但我怕的是怎样死,因为我在医院看到过病人在缺氧时苦苦挣扎,用手抓他们的面罩时的情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