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还真有这样的现象,大家都说Macbook的续航非常好,但对于iPhone和iPad,网友们反馈续航方面有问题!
我觉得好像看到了一个端倪,那就是苹果的Macbook虽然卖得贵,但整体配置在整个业界来说真香,配置拉得特别高,甚至可以自己设定配置,运行内存都可以上到,目前官网最顶配的电脑内存可以选择到128G,硬盘最大的可以选择到8T的容量。处理器也可以选择到了Apple M4 Max 芯片(16 核中央处理器、40 核图形处理器和 16核神经网络引擎。
但我们看苹果手机,在配置上却在业界并不算特别好,网友调侃是库克刀法,iPad也是如此,所以苹果在配置方面在硬件方面可能并没有给予特别大的支持!有时候还是在挤牙膏的更新!
对于续航有一种说法是,苹果对于空间的妥协!我们也知道,苹果的尺寸做的比较小,但是在电脑方面苹果笔记本还是非常大的!
在芯片的架构和工艺的差异方面,MacBook的M系列芯片基于ARM架构,低负载功耗仅2W(如待机、文档处理),而传统x86笔记本(Intel/AMD)通常需4–6W。5nm/3nm先进制程进一步降低能耗,配合无风扇设计减少额外功耗。而iPhone/iPad的A/M系列芯片虽同属ARM架构,但需兼顾高性能(游戏/影像)与瞬时响应(应用启动),且基带模块(如高通X系列)采用三星14nm工艺,待机功耗较高,拖累整体能效。
在系统方面,macOS采用了桌面级资源管控,再结合封闭生态允许深度优化:可以对后台的进程严格休眠,非活跃应用立即冻结(如Safari后台标签页不刷新)。而且还统一硬件调度,苹果自研芯片+系统,避免第三方组件(如显卡/驱动)的兼容性功耗。而iOS/iPadOS方面是针对移动场景的妥协,为了实现实时服务常驻,消息推送、定位服务(如地图/社交APP后台刷新)持续耗电。同样手机和平板为了高刷新率和屏幕亮度,iPad Pro的Mini-LED/OLED屏全亮度功耗可达20W,远超MacBook视网膜屏。
在使用场景方面,iPhone的应用场景需要全天候亮屏,需要长期使用蜂窝网络,需要高频进行交互屏幕/5G/实时服务持续耗电。而iPad则是间歇性使用,在游戏和电影、创作方面需要高亮度观看。在的GPU负载波动也非常大。笔记本MacBook合盖的时候可以待机,也可以实现低负载办公,在待机时候功耗仅<1%/晚,而且任务也可以分段完成。
关键数据:MacBook合盖一晚耗电仅1%,而iPhone待机耗电约5–10%;持续高负载时(如视频会议+多任务),MacBook续航同样会降至3–5小时。
在产品定位和商业逻辑上,iPhone是高频迭代的消费电子产品用户平均2年换机,电池耐久性(500次循环保80%)够用,优先保障轻薄与功能集成。预留电池缓冲空间小(避免用户抱怨“实际容量缩水”),加速性能衰减。而MacBook则是生产力工具的长期主义,用户更换周期长达4–5年,需持久续航支撑商务场景。通过电池容量冗余设计(如实际安装8000mAh,软件限制为7200mAh使用范围),大幅提升寿命至1000次循环保80%。
k8凯发官网
苹果的“精准刀法”本质是场景化最优解,MacBook续航霸主:大电池+能效芯片+桌面级OS管控,契合长时办公需求。iPhone/iPad续航中庸:在便携性、性能与续航间取舍,满足移动场景的灵活体验。值得注意的是:iPhone单位容量续航效率实际领先安卓(如3500mAh iPhone vs. 6000mAh安卓旗舰),且iOS的瞬时任务处理速度(如APP启动)变相减少亮屏时间,间接提升体验。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曾卓君EWC夺冠后海外发文 玩家们纷纷高呼GOTA!
被封杀3年后,邓伦只能混迹三线岁,摆烂憔悴,直言:回不去,再也回不去了
喜欢科技数码,与您聊聊我的科技数码界的资讯产品评价以及互联网科技创业营销思维观点
倍思与 Bose 达成合作,下月推出头戴式/TWS/耳夹式旗舰耳机产品
京东方与联想推出Oxide技术商用显示器,搭24-120Hz自适应刷新率
零刻推 EQi13 Pro 迷你主机:13500H / 13620H,准系统 1895 元起
国安4-0升第2距榜首1分 送三镇8轮不胜 张玉宁进工体第800球+伤退